本網訊(融媒體記者 呂冠男)金城書院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歷史上頗負盛名。新寧是湘軍起源地,江忠源、劉長佑、劉坤一等一批湘軍(楚勇)將領就是從金城書院到岳麓書院走出來的翹楚。當時,一個偏僻小縣涌現出四品以上朝廷大員有241人,呈現出獨特的人才井噴現象。近年來,我縣修復放生閣已經基本完成,金城書院作為重點景觀得以選址重建。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斷增長,文化日益成為支配旅游活動的精神支柱和旅游經濟的重要引領。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崀山風光旖旎,獨具魅力、舜帝文化、楚勇文化、瑤族文化等特色鮮明,而以金城書院、紫陽書院為代表的書院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我縣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擴大中國崀山首屆書院論壇的影響力,舉辦書院論壇、發掘文化資源、打造學術高地,讓靜態的山水景觀變得有故事有靈魂,營造文旅融合的濃厚氛圍。
據悉,今年以來,我縣新發掘出的紫陽書院,大約創建于公元1000年,稍晚于岳麓書院。據考證,北宋雍熙二年(985年)乙西梁灝榜進士周儀,官至諫議大夫,為嘉祐直臣,衣錦還鄉,回歸故里(現馬頭橋鎮坪山村)創辦紫陽書院(又名諫議書院)。周儀是邵州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其子周湛,孫周欽均考中進士。祖孫三代登科進士,時稱“宋三周”。
來源:紅網新寧站
作者:呂冠男
編輯:redcloud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