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融媒體記者 劉能躍 楊飛萍 程安鴻)農歷年前2月7日,新寧縣安山鄉大塘村村部熱鬧非凡,不少村民在忙著選臍橙,運臍橙,簽字。村民高興地告訴記者,村里給全體村民免費分發臍橙,每人20斤,大塘村每家都有,人人有份。

村民黃永良告訴記者:他家是4口人,領到80斤臍橙,去外面買也要200多塊錢,村里免費發給大家,領到這份福利很開心。
安山鄉大塘村是深度貧困村。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關心領導下,村支兩委及扶貧隊帶領村民們找出瓶頸,解放思想,勇闖敢干,憑著勤勞、實干與智慧,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翻身仗,貧困發生率由27.58%降至零,2019年成功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
臍橙產業是脫貧的重頭戲,艱辛的脫貧路上,大塘村民只爭朝夕,重點布局臍橙產業,成立了大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設了高標準的臍橙種植生態園。
眼前這片臍橙園建立于2019春季,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村支兩委和扶貧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帶領村民苦干加巧干,歷經千辛萬苦,4000多株臍橙苗在大塘村落地生根。
在建園過程中,大塘村請專家對土壤進行改良,并嚴格按照技術人員的指導,精心培育臍橙樹苗,效果顯著。如今,大塘村200余畝臍橙果園,果樹成畦,長勢正旺。

落后的經濟,薄弱的產業,是脫貧攻堅最大的“攔路虎”。在與貧困作斗爭的過程中,大塘人深知,光靠臍橙種植這個單一經濟還不能讓村民真正的摘下貧困的帽子,意識到要徹底脫貧致富,其他經濟產業一定要發展起來。為此,大塘村群眾在村支兩委帶領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了大塘村自我“造血”之路,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個一”產業發展理念:盤活一個180畝油茶林“老場”,開發一個200余畝高標準臍橙生態園“新場”,推動一項科技助力,建設一個扶貧工廠,打造一個立體產品銷售平臺。目前,村里各項產業發展正如火如荼,脫貧后的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幸福美滿。
來源:紅網新寧站
作者:劉能躍 楊飛萍 程安鴻
編輯:redcloud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