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陽光明媚,我縣金石鎮三渡村的臍橙幼苗園里,顯得十分忙碌,幾位壯實漢子正揮舞著手中的特制剪子,嫻熟地修剪著枝條。其中,不時跟大家說話探討的正是金石鎮月漢村“鯤鵬隊”隊長陳孝松。
圖為:金石鎮三渡村正在修枝的橙園
入春以來,在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的基礎上,陳孝松和其他隊員一邊忙著自己的果園,一邊在縣技術專家的指導下為其他橙農提供技術支持,還到我縣一渡水鎮甚至武岡等地的臍橙園當“師傅”,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工人”。
“我們的修剪隊現在成立了四大隊,我們是鯤鵬隊,每組隊員有8個人。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周邊的農場老板和當地的老百姓幾乎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忙都忙不過來。通過修剪能夠提高臍橙品質,提高產量。”金石鎮月漢村臍橙修剪隊“鯤鵬隊”隊長陳孝松介紹道。
圖為:臍橙“產業工人”正在對幼苗進行修枝
我縣是全國四大出口臍橙基地之一,全縣臍橙種植面積50萬畝,年產量達70萬噸、產值達50億元。其中金石鎮月漢村更是華臍核心產區,2019年被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評為“全球華臍第一村”。
自去年夏天開始,龍豐果業先后舉辦了8期產業工人技術公益培訓班,1期抖音帶貨培訓班,月漢村300余村民參加培訓。這8期公益培訓班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際操作,突出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緩解技能人才短缺結構性矛盾,挖掘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推動“互聯網+”模式應用基礎工程,為月漢村培養了一批熟練臍橙管理的產業工人隊伍,把月漢村600多戶果農全部融入了產業發展鏈條。
“我從去年的七月份開始學習第一期培訓班,然后是十二月份學習了第二期。在這段時間,我感覺學到很多東西,但是自己管理時,我還是遇到些問題。比較容易的,我可以打老師電話,然后讓他幫我解決。如果覺得自己還不懂的話,可以給專家發視頻通話,可以現場當面教。我覺得提升蠻多。”金石鎮月漢村村民劉艷飛開心的說道。
通過臍橙管理技術培訓,橙農們不僅掌握了修枝、施肥的理論知識,還自己操作,開始對自家的果樹進行修剪。修剪后的臍橙樹,調節樹勢,通風透光,促進花芽萌芽,利于結果,培養內膛枝和更新衰老枝,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圖為:月漢村學員修枝完以后的臍橙樹
“我從事臍橙栽培這個工作也將近四十年了,以前就按照老常規的管理方法,現在隨著這個市場行情變化,我們管理技術就遠遠落后了。所以我們的出路只能是提高品質,創好品牌。徐總就看到這一條,為我們全村提供學習的平臺,今后要打造好這個品牌,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水平。”金石鎮月漢村村民李志杰說道。
龍豐果業將已經熟練掌握臍橙管理技術的32名“產業工人”編成“飛虎”“雄獅”“蛟龍”“鯤鵬”等4支隊伍,每支隊伍8人,技術服務輻射月漢村680多戶橙農,在全村8000多畝臍橙園里揮灑汗水。他們不僅僅服務本村臍農,還活躍在全縣所有的臍橙產區,截至3月29日,已為6200戶臍農免費提供技術服務。
圖為:“橙道”里的臍橙園
龍豐果業董事長徐小龍介紹:“我們崀山臍橙,這幾年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廣‘百里臍橙連崀山’發展理念,現在我們已經做到全縣50萬畝橙園,70萬噸的臍橙產量,我認為我們當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提質增效,怎么把果農的效益提升起來。提升效益就是要創造品牌,品牌核心競爭力就是品質,這就需要把果農的品質提升上來,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打造專業技術團隊,所以我們龍豐果業去年七月份給月漢村380多位果農進行為期8期的培訓。我堅信我們崀山臍橙的品質會越來越好。”
現在,月漢村的崀山臍橙仍在持續熱銷中,口感達到最佳狀態。該村一邊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一邊通過各種渠道銷售臍橙。同時,加緊為臍橙剪枝、施肥,確保今年臍橙再獲豐收。
來源:紅網新寧站
作者:楊堅 黃渝液 李萌
編輯:肖臣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