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夫夷江漂流時把手機落在竹筏上了,但我一點也不著急。因為我知道,景區工作人員肯定會幫我找回來的。沒想到這么快,還給送到酒店來了。真是太感謝了!”近日,來自長沙的莫女士把一封感謝信送到崀山旅文集團,信中講述了她在崀山旅游時發現手機遺失仍能氣定神閑的經歷,反映了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崀山文明旅游的一個真實場景。崀山景區自申報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以來,通過加大培訓、廣泛宣傳,大力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文明服務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文明旅游蔚然成風。
圖為崀山景區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創文工作。
加強制度建設,推進文明創建工作開展。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提升景區旅游形象和服務水平,崀山景區積極申報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出臺了《崀山景區創建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工作方案》和《文明旅游服務績效考核辦法》,成立了以崀山旅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倪明明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文明創建工作組、文明宣教實踐組、文明服務提質組、文明督查考核組四個工作組。公司專門組織召開了創建工作部署會,集中學習了《文明旅游示范單位要求與評價》的行業標準及評定細則要求,并針對各項創建工作明確了工作目標、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同時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職業教育規范、服務質量、綜合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培訓,制訂了各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并按計劃實施各項安全救援演練活動,全面、扎實地推進各項創建工作。
圖為志愿者向游客發放文明旅游宣傳資料。
開展志愿服務,打造文明和諧旅游環境。為引導廣大游客文明旅游,倡導和踐行文明、健康、綠色旅游新風,崀山景區組建了一支以黨員干部為主的文明旅游宣傳志愿服務隊伍——“崀山恒源志愿者”。志愿服務人員經常身穿紅馬甲活躍在崀山各景區,撿拾垃圾、擦拭標識標牌、為游客講解文明旅游注意事項,發放文明旅游手冊、文明旅游公約等宣傳資料,勸導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不忘做好自身安全防護,不忘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生態環境。在全面提升從業人員旅游服務質量的同時與相關單位開展文明共建活動,多維度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共同打造崀山景區文明和諧的旅游環境。近年來,景區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湖南省青年文明號”“湖南十大文旅地標”“湖南省生態環境教育基地”“邵陽市安全文明旅游區”“邵陽市十大最美志愿服務站點”等榮譽。年初,景區員工劉鋒在“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榮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圖為志愿服務人員擦拭景區文明旅游標識牌。
強化宣傳引導,形成文明旅游濃厚氛圍。自創文工作開展以來,崀山景區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語音廣播,以及微信、微博、官網等自媒體平臺,結合主流媒體平臺,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文明旅游宣傳活動,形成濃厚創建氛圍。在各景區設置了300多塊“文明旅游”標識牌,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湖南省文明旅游倡議”宣傳展板;在從業人員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推行“講文明、守誠信、樹新風、強管理、提質量,優服務”的文明建設評先評優活動;向游客免費發放《文明旅游倡議書》,結合各種“文明有獎”的激勵措施,積極倡導文明旅游、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綠色出游,在崀山景區逐漸形成了文明、健康、綠色旅游新風尚。
圖為游客江女士(左)拿著失而復得的錢包,笑容滿面。
7月24日,湖南科技學院一架無人機在八角寨景區拍攝時,不慎墜落山崖。幾位機主自行尋找無果后,打電話向景區求助。工作人員劉敘斌迅速趕到現場,確定無人機墜落地點后,在當地村民陳龍的幫助下,身上捆著吊繩,頂著炎炎烈日,沿著50余米高的崖壁攀緣而下,在叢林中搜尋了兩個多小時,最終找回無人機,避免了游客的財產損失。
8月14日,廣東籍的王先生攜家人在崀山天一巷景區游覽時,在攬月梯景點附近撿到一個裝有身份證、銀行卡以及1000多元現金等物的錢包。王先生沒有絲毫猶豫,立即通過景區工作人員與失主取得聯系。下山后當面把錢包交還給了失主江女士,并謝絕了失主的現金報酬。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通訊員 顏克明
編輯:張宇昕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